English

攀高之路

1998-11-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马望星 邱文伟 我有话说

位于湖南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9月份迎来了重新组建的20周年。这块神奇的沃土培育出2万余名各类高科技人才,“银河—Ⅲ”百亿次巨型计算机等3000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和18个填补国内空白的“中国第一”从这里诞生。

在国防科大采访,感受特深的是一个“高”字:高水平的学科专业;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高起点的科研成果。为了这个“高”字,国防科大人顽强拼搏了20年。

高水平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1978年学校在“哈军工”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为国防科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学校刚刚组建,就确立了学科专业建设的新思路。本科专业由原来的25个调整为18个,其中17个属于国家确定的国防关键技术领域,16个覆盖了我军未来六大军事高科技领域;

他们组建了5个学科群和13个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通过组织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联合攻关,增强了承担更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取得了以“银河—Ⅲ”百亿次巨型机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成果;

他们在全军率先成立研究生院,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位5个,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温熙森少将告诉记者,学校今天之所以能“平均每三天通过一项技术鉴定,五天出一项成果”,都得益于“通专融合”的办学思想和构建学科专业新体系的成功实践。

高素质

1991年3月17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临国防科大视察,他语重心长地对学校领导和专家教授提出了发扬“哈军工”的优良传统,坚持“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政治上合格的跨世纪高级科技人才的希望,并指出,这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

现在,国防科大从新生一入校开始,就紧紧抓住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两个环节,锻造军人之魂,为了帮助学员打牢思想基础,在抓好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在毛泽东的故居韶山、刘少奇的故居花明楼、任弼时的故居、杨开慧的故居及井冈山、雷锋纪念馆等地建立了8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驻地周围的农村,建立了8个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在农忙季节,分期分批地组织高年级学员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进行社会调查。在地处深山的高科技部队和野战部队建立了2个认识实习基地,组织即将毕业的学员到那里去当兵锻炼,体验部队生活。许多人自觉以雷锋为榜样,照顾孤寡老人,救济失学儿童,涌现了舍己救人的学员田四朋、带伤抓歹徒的博士生颜飞翔等一批先进典型。据统计,该校每年都有90%以上的毕业生主动要求到边疆建功立业。

在科大校园,早晨的操场上,队列整齐,口号嘹亮;午间的学生食堂,就餐秩序井然;晚上教室灯火通明,图书馆、资料室静悄悄,坐满了刻苦学习的学生。

从国防科大的学员档案里,统计出这样一组数字:1993年以来,学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有270多人次获各类科研成果奖,近千人立功受奖,70%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拥有成果……

“舰船雷达目标识别系统”是当今世界高难技术之一。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是从研究更新装备入手,耗费了大量资金。郭桂蓉院士和他所带领的导师组把任务压在了几位优秀的研究生肩上,经过三年的苦战攻关,终于攻克了11道难关,使整个识别速度由十几分钟缩短为几秒,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舰船雷达目标识别系统终于研制成功,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让我也拥有您那睿智的思维,将科学的奥秘不断破译;让我也迈出您那沉稳的步伐,在振兴中华的征途上永不停息。”这是陈火旺教授的一名学生唱给导师的歌。作为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国防科大计算机软件学科专业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他先后培养了29名博士生、36名硕士生,他们中大多数已成为学术骨干。

把学生导向科技前沿,在科研第一线育人,成为科大教师的自觉行动。1993年,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胡守仁教授将本科还没有毕业的王意洁吸收到自己的课题组中来,专攻神经网络映射算法,使过去需要十几分钟完成的映射过程缩短为十几秒钟,提高效益近百倍。如今,王意洁在学术上日臻成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开始了主持国家“863”计划的有关项目研究。

在国防科技大学,学校所有的有研究生的论文课题必须从科研任务中选。80%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紧密结合科研任务进行。全校每年都有近2000名各类学员参与100多项科研工作。为了培养学员驾驭科研全局的能力,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工程项目的调研、论证、设计和研制的全过程,特别注意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学员“挑大梁”、“唱主角”,使他们经受全面的锻炼,提高创造能力、攻坚能力、调研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协作精神。这样,许多人分到部队后,能够迅速地出成果,挑大梁,有的成为学科学术带头人。

高起点

我国第一台“银河”百亿次通用巨型计算机;

我国第一台全数字仿真计算机;

我国第一台全内腔环形激光器;

我国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

……

记者在国防科大教学科研成果馆中浏览着这一项项辉煌的成果,仿佛听见科大人向高科技前沿挺进的铿锵脚步声。

为了满足地震预测、石油勘探、工程物理等大规模计算机需要,1978年3月,党中央将研制亿次巨型机的任务郑重地交给了国防科大。改革开放之初,技术落后,资料匮乏,但是为了造出这台“争气机”,以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慈云桂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人员日夜兼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查阅了数千万字的技术资料。工程上马后,科技人员日以继夜“困”在炎夏像蒸笼、严冬似冰窖一样的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历经1800多个日日夜夜,攻克了500多道技术难题。1983年11月26日,这台完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计算机按预定时间提前一年胜利地通过了国家组织的技术鉴定,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的研制成功,表明中国已跨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先进行列。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亲自签发命令,为研制者们荣记集体一等功,并称赞他们是一支“国防科研战线上敢于进取、能打硬仗的先进集体”。

紧接着,银河超级小型计算机、银河“仿真—I”、“银河—II”十亿次通用巨型计算机、银河“仿真—II”、“银河—III”百亿次巨型计算机相继从这里诞生。科大人的奋勇拼搏,使中国在世界计算机领域稳稳占有一席之地。

70年代初,美国率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环形激光器”,开辟了利用激光进行精确制导等相关技术的先河。科大人不甘落后。高伯龙院士率先向“环形激光器”发起挑战,他与同事们克服一道又一道难关,1994年,一台全内腔环形激光器终于展示在国人面前,它使我国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个掌握这种制造技术的国家。

向高科技前沿挺进,是科大人的共同信念。青年教授蔡宣平主持某重点科研项目研究。这项成果一旦研制成功,将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和封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插上新的翅膀。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蔡宣平与攻关组的同事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没有路标的艰险之路。如今,蔡宣平在二维图形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有6项成果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他也成为了公认的年轻有为的学术带头人。

在短短20年里,国防科大先后研制完成了26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的成果就有1000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